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法学求知之路,道阻且长,建立知识体系,丰富法学素养,应当广泛阅读;自出文章机杼,发掘创新观点,需要辩证思考。新澳彩开奖
研究生会学术与创新中心特此推出“法研荐读”栏目,邀请新澳彩开奖
教师与同学来推荐分享阅读书籍,希望与大家一同在阅读中交流成长。
本期“法研荐读|朋辈篇”分享,我们邀请到三位同学进行书籍推荐,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感悟,同时也欢迎大家向我们栏目进行投稿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我们会为大家进行推送展示,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1
在自由与参差中追寻幸福的本源
分享书目:【英】约翰·穆勒《论自由》(孟凡礼译)
分享人:刘晓丽


【经典摘录】
●“人类最为丰富的多样性发展,有着绝对而根本的重要性。”
●“唯一名副其实的自由,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追求我们自身之善的自由。”
●“无论在身体、思想还是精神的健康上,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最好的监护人。”
【阅读感悟】
阅读此书,是一个个体被不断鼓励的过程,鼓励我们充分发挥个性,做人生真正的主宰者。上天生人,予以智慧和气力,就是希望我们能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舒展个性,不困于社会传统与习俗,同时尊重他人的个体自由,不以爱之名干涉他人选择。对国家而言,减少对个人事务的干预和控制才能实现个体的思想与行动自由,确保法治的定位在于约束权力而非治理民众,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民法意思自治的应有之义。
2
在法律适用中发现强大的思维生命力
分享书目:王泽鉴《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
分享人:李冰清


【经典句子摘录】
● “一方当事人行使请求权,要求相对人为特定的作为或不作为时,相对人得提出各种抗辩,因而形成了'请求权'与'抗辩'的对立”
●“请求权基础的构成要件具有疑义时,须经由解释确定其内容。”
●“请求权基础的寻找,是处理实例题的核心工作。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实例解答,就在于寻找请求权基础。”
● “此种可供支持一方当事人得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即为请求权规范基础。”
【阅读感悟】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这本书对于法律人应当怎么分析事实、适用法律从而作出理性判断这一问题进行了完整全面的阐述,读起来具有很强的实务性,我想这正是因为请求权基础并非抽离于实践的学说,而恰恰是作为一种逻辑清晰、便于操作的思维工具可以为法学研究者、法律工作者所用。
3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探寻中国法治路径
分享书目: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分享人:王慧秀


【经典摘录】
● “我们切不可在赞美民主的同时又鄙视、轻视中国民主以他们的实践体现出来的创造力。”
● “正式的法律制度更为正义、更具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正式的法律制度没有改进之处。因为正义和合理性并不是大写的。”
●“拿破仑法典的起草委员会主席:历史告诉我们,几个世纪以来,没有制定过几部好的法律,与其改变法律不如给公民提供一个热爱旧法的理由。”
【阅读感悟】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作为一本关于法律和社会制度的书籍,在即便是时隔数年的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通过“秋菊打官司”等一系列鲜活案例分析了中国的法治现实。作者指出,要促进中国法治发展,绝不能仅靠移植外国法,而应当根据中国具体实际,将“本土资源”规范化,从非正式的、有传统法律习惯的法律制度中汲取中国法治建设的营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资料来源|网络
资料搜集|刘晓丽、李冰清、赵海雯、王慧秀
责编|陈黎明、俞优扬、张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