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简介
你好,很高兴和你见面。这里是「朋辈引领」栏目。
正如这个栏目的名字,我们想邀请一些新澳彩开奖
的学长姐,聊聊他们走过的历程,分享一路以来的经验,谈一些心里话。
「对话•抵达•启发」是我们在此过程中想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我们希望总有一些对话能够穿越屏幕抵达你的内心,给你带来或多或少的启发,不管看到这些文字的你正处于疲惫、焦虑或是迷茫。
我们不确定它更新的频率,不确定它能做多好,走多远,有多大的意义;但我们希望,它留下的每一篇文字都能让你感受到我们是「真诚」的。于我们而言,这将是莫大的鼓舞。也欢迎大家在公众号后台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初次或再次见面,还请多多关照。
嘉宾介绍

曲咨丞
●新澳彩开奖
2020级本科生
●新澳彩开奖
辩论队前队长、南京大学辩论协会前副会长
●第二十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暨最佳辩手
●曾获2021年华语辩论世界杯南京赛区联赛冠军、第七届超新星华语辩论邀请赛总冠军、2021年南京市高校禁毒主题辩论赛冠军、第二届雏鹰杯华语辩论邀请赛季军、第五届NHZ辩论联赛四强。
●曾参与复旦大学第九届“法援杯”案例分析大赛、第三届“中新法智杯”全国高校法庭辩论赛、第三届“金陵杯”华东地区高校模拟法庭竞赛、第四届“大成杯”争议解决辩论赛等法学竞赛。


「编者按」
初见于2023年1月7日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曲咨丞学长对谈。从模拟法庭到辩论,从文书检索的技巧到立论构建的方法,学长都为我们娓娓道来。两个小时的交谈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亲和的学长,更是一个诚恳的辩手。

01.理律杯,与模拟法庭
Q:我们了解到学长在此次“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中作为南京大学代表队的成员荣获冠军,并被评为最佳辩手。那么,在模拟法庭备赛过程中,学长是如何检索案例、学理等资料的呢?
A: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查资料是为了证明己方观点。中国的司法判例非常庞杂,相似的案情下裁判结果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查案例时就需要以自己的立场为导向。比如我们这次理律杯围绕对赌协议展开,被告需要主张协议无效,就应该更多地积累对赌协议无效的判例。
其次,要按序检索。查案例可以先看最高院的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再到各省高院的案例,再到中院一些有详细论证的案例。同时像民商事案件,也要关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市场经济较为活跃的地区的裁判。此外,还要注意赛题设置的背景。比如此次理律杯赛题的背景设置为在北京某中院审理,因而北京高院的相关判例就会尤为关键。
最后,打模拟法庭也会用到很多文献、学理,理律杯的备赛要求大量地阅读文献。模拟法庭的赛题必然包含争议,在法律非常健全、处理问题已有规范流程的部分,再让参赛者去讨论去争辩是意义不大的。有争议,意味着实证法的相关规定不完善或存在空白,因而我们必然要求诸学理,阅读不同的观点,并从中择取、构建出自己的论点。这是模拟法庭的比赛性质所决定的。
Q:在备赛过程中,学长是如何形成论证思路的呢?
A:这届理律杯的赛题一般的或者说最容易想到的思路就是分为合同效力部分、合同履行部分以及一些违约金和利息的计算赔偿部分。被告最初的思路是首先打合同效力,通过越权代表、违反公序良俗等等去论证合同无效;在回购问题上,大多数的学说把它归为合同履行的问题。起初写文书的时候,我们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视野也并不开阔,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就跟随了主流,小组赛基本主打的是履行不能。
大概八强赛的时候,受尹东勇学长、哈嘉祁学姐的启发,我们发现,履行不能这种打法可能是有问题的。如果放进民法给付障碍的体系中,按照正常逻辑来讲,还会产生一些后续的问题,比如这种履行不能是否可归责于被告,在这个基础上违约金是否需要赔偿,这种因减资未完成而停滞的履行应认为属一时履行不能还是永久履行不能,这些问题虽然小组赛四场比赛都没有涉及过,但并不影响这确实是被告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说白了如果视为履行不能的话,大概率还是要赔钱,虽然不是股份回购的资金,但约定的利息之类的可能还是应该照付,由此还可能会产生借助这一管道抽逃出资的问题。
公司法上,对赌协议情况下,回购公司的股份必须先履行减资程序再回购。这是《九民纪要》第五条的规定。我们最开始是在履行不能上的意义上理解这条规定的,但后来发现履行不能存在的问题后,我们转换了一种视角,把它理解成了一个法定条件。正常来讲,签一个合同,合同约定的条件满足了,就要履行。我们把合同约定的条件看作意定条件,把公司法上要求先减资视为一个法定条件,将履行问题转化为一个债权债务是否产生的问题。从单纯的心证上来讲,听上去确实非常奇怪,坦诚讲学理上可能也没有多少支持,大概也有很多漏洞,但当时我确实说服了自己,这也是在比赛的那短短几天能想出来的,对被告助益最多的思路了。
从履行不能到法定条件,这是整个思路的一次大的改变。小的思路进阶则每场都有。由于被告需要根据原告的起诉状准备它的答辩状,每一场原告的思路都不一样,所以每打一场,我们都需要根据起诉状重新准备相关的陈述、质询和回答。
Q:听说决赛当天出了很多状况,学长是怎么调整心态的呢?
A:决赛那天确实出了特别多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状态。决赛前一晚,我大约凌晨两点半上床,到将近5点才睡着,6点半就又起来继续备赛。那时候我已经有一个礼拜没怎么睡过了,常常半夜准备到两三点钟,中间还通宵过好几次。到了决赛,大脑既兴奋又混沌,既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又会突然断片,什么都想不起来,我非常害怕在决赛场上断片。
第二个问题是场地。教室的问题困扰了我们非常久。由于新澳彩开奖
院楼在鼓楼,仙林只有一个在图书馆的模拟法庭教室可用。但当时贸仲杯正在那里比赛,所以我们只能四处寻找空闲教室。而且决赛当天几乎每个教室都要上课,借教室不可能借一整天,所以只能随机调整。决赛上午我们还花了不少时间去借教室,在此感谢新澳彩开奖
各位老师帮助我们协调教室。
第三个问题是网络。决赛时我拿不准用流量还是校园网,最后选择了相信校园网,但这是个大失误。我开庭陈述几分钟,队友就提醒我说我这边网络卡顿听不到声音。重新进的时候已经过了很久。我们担心评委已经不记得之前的内容,就只能从头开始陈述。多亏决赛的时候有预想到评委会大量提问,所以我把决赛的陈述内容从五千字精简到了三千多字,从头再来一遍的时间也恰好合适。
一个最大的意外是场上的评委突然改变了规则。合议庭的评委将规则修改为双方回答评委的问题不占环节时间。规则的突然改变导致我们的回答更加冗长。由于回答不占时间,双方像军备竞赛一般尽可能长地陈述和补充,坦诚讲我们的回答有的时候是拓展过多而偏离了焦点的。

Q:在理律杯中,评委老师有没有问什么比较刁钻的问题?学长又是如何拆解的呢?
A:在小组赛第一场的时候,我们是被告方。根据上一届学长姐的经验,小组赛的评委提问非常少,整场只会提问一到两次,所以我在心理上没有做好充足准备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应对合议庭的提问;此外,评委老师的问题确实出乎意料,对相关条文依据及有关细节很是注重。
比如合议庭向被告提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主张合同生效的条文依据是什么,虽然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问原告,因为我们主张的是合同无效,但很显然评委是想考察我们对法条的掌握,而不是单纯针对案件的发问。我只模糊记得合同成立和生效的理论,但根本背不下具体的条文。手边也只有整理出来的一份我认为可能用到的法条,这其中并不包括评委想要的答案。我只能无奈应对,先向合议庭承认自己确实没有准备这个问题,但作为补救,我向合议庭阐述了合同成立和生效的相关理论。
像条文依据这个问题很大可能是法官提出来的,比赛中教授也会提出很多一针见血的问题。在一场小组赛中,应该是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问了原告方一个与《公司法》142条体系解释有关的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准备。当时老师还在场上用了其它问题试图启发我们,但对这种高难度问题作出恰当的临场反应太难了。比赛结束的当天晚上,我们就和杨硕老师、张力毅老师还有尹东勇学长连麦讨论了这个问题,后来发现其实这是对我们被告方非常有利的一个点,所以之后在半决赛、决赛上,我们都借鉴了这个点去打原告,效果非常好,实际上这个点是这位评委老师教给我们的。
在理律杯中,每一场比赛都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都是一个对我们的框架进行推翻和重建的过程,有些非常精妙的内容补充就是一场一场这么磨出来的。
02.辩论,与模拟法庭辩论
Q:相对辩论,模拟法庭赛前能够看到对方的书状,准备会不会更充分?
A:理律杯的流程是这样的:小组赛是积分制——40支队伍分成8组,5个一组,每一支队伍要打四场,原告两场,被告两场,五个组中一个组出线。小组赛出线后的安排都是抽签的结果,这次比赛是原告方打了八强赛,被告方打了半决赛和决赛。大概在正式庭辩前20天就会收到小组赛同组四个队伍的书状,所以小组赛是有较长的准备时间的。
但是小组赛后准备时间就不会这么充足了。最紧张的一次是半决赛时,我们收到书状后只有约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那一场对方的书状中出了一个非常新的论点。当时我们跟杨硕老师、张力毅老师连线,寻找突破口。虽然最后原告方未就该点展开,但是准备了总是放心的。
当收到了对方的书状并把它一一拆解,针对每一个点都做足了准备的时候,会感到胸有成竹,但往往一到场上就状况百出。一方面,双方一定会根据对方的书状调整自己的内容;另一方面,评委的提问比对面的提问更难以招架。理律杯的规则是,评委可以在任意环节提问,评委提问不占时间,但是我们回答是计入时间的。比赛开始是15分钟的长陈词,大家一般会准备四五千字。但一旦评委频繁提问,那必定准备的内容是说不完的。评委的问题一般也非常犀利,提问往往不是增加一个解释的机会让己方的观点更清楚,而是增加了一个暴露弱点的可能。回答得稍有纰漏,评委就会抓住这个点连环发问。所以准备的充分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Q:辩论的经历对学长打模拟法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A:模拟法庭和辩论有相似之处。模拟法庭中原告起诉被告,被告再答辩,基本上可以看作是辩论中正反双方立论的环节。原告提问,被告回答,再反过来交叉进行,则近似辩论中质询和答质的过程。最后双方有一定的时间来总结,就类似辩论中的结辩。他们的流程是相似的,一些技巧也是相似的。
模拟法庭和辩论最像的地方在于对临场反应的要求。必须即时接收评委和对手的问题,并组织语言进行回答。在临场反应上,包括口条、表达的流利度上,有过辩论赛经历可能相对更有优势一些。
但辩论和模拟法庭也有很大的差别,辩论的经历也会带来劣势。首先在于用语。辩论的一些“黑话”或者用语不规范一时很难纠正。打辩论的时候,我们一般称对面为“对方辩友”或者“您方”;模拟法庭则在礼仪上要求称呼“原告方”“被告方”“合议庭”。在模拟法庭比赛极度紧张的时候,就还是容易冒出“您方”这种词语。
其次,在备赛方面,两者侧重也不同。辩论往往要求白纸裁,评委不应该带着心证裁判。比如一场比赛中,偏向白纸裁或攻防裁的评委,可能心证还倾向于正方,但在梳理过后发现反方拿下了更多的战场,就会判给反方。辩论中,即使拿着一套很平庸的立论,如果攻防准备得无懈可击,可能也能赢比赛。因而我会觉得辩论可能更依赖攻防一些。模拟法庭的评委往往会介入心证。评委不理解或有疑问时就会打断提问。因而模拟法庭更多是一个说服评委过程。相应地,模拟法庭就会更侧重思路和立论。
最后,模拟法庭可能需要更多实质的内容,很难通过口水攻防糊弄过去。没有实质内容,场面上再好看也说服不了评委。评委需要强有力的、能够说服他的理由,据此判断胜负。当然,场面上的出彩能够提升观感,也是一个加分项。
03.真诚是辩论最大的魅力
Q:学长当时是因为什么而想进入辩队的?
A:我进辩队是因为学长军训刷楼时发的宣传单了。上面有一些看起来不错的福利,比如狼人杀、学业生活指导之类的。我高中接触过辩论,再加上宣传单做得也蛮有趣,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后来新澳彩开奖
辩论队学姐让我接下一任的队长,我答应了,就一直留在了辩论队。加入辩论队蛮偶然的,也确实没有想到会一直在队里呆三年。

Q:学长觉得辩论最大的魅力在哪里呢?
A:辩论对我而言最大的魅力确是发生过一些变化的。可能我最开始打辩论的时候更沉浸于场上的状态,享受用一些攻防和话术压倒对面,展现自己,赢得比赛。场上短攻防的交锋既令人紧张兴奋,又能带来成就感,大一的时候我更多的觉得辩论的魅力在于压倒对面,说服大家。
到了现在,我依旧在带队,依旧在带讨论,但是基本上不怎么上场打比赛了。现在辩论的乐趣之于我可能更多的在于讨论和思考的过程。尤其是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下,抽出时间来专注地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框架,探索各个学科的知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大家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有个人的思考,也有观点的碰撞,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这也一定是我们每个人想讲的东西。我现在认为辩论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此——前期的准备,思考、探索的过程,和队友们的交流,与大家聊天交朋友的过程。
坦白说,我现在反而对于辩论场上的一些现象持悲观态度。那种单纯用话术和技巧噎住对面、获得场面上的优势的做法,我之前觉得挺不错的,现在感到无聊和无意义。当然,这件事情其实是不少见的。我记得在我刚进院队后第一次参与讨论时,带我的学姐就对我说:“我们院队辩论最大的特点就是真诚。”我现在觉得真诚是辩论最大的魅力。要讲自己真正想讲的,而不是为了赢去编一套非常地板而好打的东西出来。要跟对面真诚地讨论一个问题,在质询的时候真正地在听对面想讲什么,努力尝试听懂对面的思路并和他进行实质性的有意义的沟通,而不是不管对面说什么都去栽赃、搅浑水,然后用一些短攻防去把对面噎住,这是没有意义的。虽然我也经常开玩笑说“我们队就是太真诚了所以一直输比赛”,但是我始终觉得真诚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大一刚开学加入院队学到的第一课,也是一直记到现在的一点。真诚包含了前期的准备,场上的风度,这些是对队友与对手的尊重,也是对评委与观众的尊重。

Q:南大的整体辩风也是很真诚的。学长怎么看待辩论中“地板论”和“资料包”的现象?
A:对,南京大学从来不打地板论。用我们辩论队的刘晓军学长的话说,辩论是一种知识分子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
真诚也不意味着没有技巧,但核心是要聊真正想聊的,把问题聊明白,而不是为了赢什么都说。去构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想讲的故事,而不是大家只是为了赢去想什么口径更好。如果所有的备赛过程都是关于怎样出套地板论把对面打垮,怎么样把水搅浑,那就没什么乐趣了。即便从功利角度看,赢辩论比赛也没有太大用处,或者说没有任何用处。所以不妨真诚一点,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
在打网辩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传资料包的情况。一场辩论赛的准备至少要三四天,如果完全是抄资料包、说别人的东西,就是浪费时间。南京大学辩论队肯定也没有学长姐赞同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用资料包补充我们自己的观点,初步形成我们自己的论证,看一下别人都整理了什么,但是绝对不能依靠资料包,不能大规模地用资料包替代自己的思考。辩论的过程中有两个部分有意义,一个是前期的思考讨论,另一个是后期场上的表达。前者很大程度上是后者的基础,如果前期的思考与表达都没了,那么整个的辩论活动也很难有再有意义了。
04.专业学习
Q:辩论与模拟法庭备赛压力都比较大,学长是如何平衡专业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呢?
A:我认为很难做到完全兼顾两边。我只能说我个人的原则是期末月不参加比赛。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中,我就不碰辩论赛,也不碰模拟法庭等等专业竞赛了,同时我也尽量避免比赛双开或者多开。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每个人有自己的权衡和考量。在个人的排序中,是绩点更重要,还是模拟法庭之类的竞赛更重要?我觉得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兴趣、设定的赛道和出口。
开学初这一时间段还是可以尝试参加一些比赛,因为实话实说这段时间大多数人不打比赛也不会“过于勤奋”地学习,因此冲突小一些。在比赛中学到的知识、发现的问题很可能对专业学习有较大帮助。在这一点上我有深刻的体会,准备模拟法庭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积累知识、形成观点的过程,这一期间发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成为进一步研究与探讨的方向。如果把“学业”理解成绩点,那就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把时间精力更多地花在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上。但如果把“学业”理解成更广泛一点的专业学习,我会觉得模拟法庭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方式。现在回头来看理律杯,冠军确实值得喜悦,但收获更多的是近三个月的时间的准备过程。在准备中,我们整个队伍对对赌协议的相关问题都有了更为准确的理解。从零开始去搭建实务中疑难问题的论证框架,并且为我们的持方做出不说精彩也是较为充分的辩护,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很难从书本中学到的。

Q:学长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吗?
A:大一的同学们面临分流,现阶段更重要的是考虑清楚自己的专业方向。我觉得更多地要思考自己喜欢什么,而不是局限于“好找工作”这些世俗意义上的标准,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后悔。我大一时纠结过很多次,也去听了一些不同新澳彩开奖
专业的课程,后来有幸修读了朱庆育老师讲授的民法总论,就决定进入新澳彩开奖
了。
已经加入新澳彩开奖
的大二的同学们,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是不要太局限于课堂上专业课的学习,可以更多地通过其他的方式去拓展学习,比如b站的一些课程、课后阅读的一些教科书与专著等等。每个学期都可以划分成几段,每一段可以有自己的规划:比如学期的前半段相对空闲,这个时候可以读一些想读的书,参加一些想参加的活动,报一个模拟法庭或者案例分析比赛等等。可能中段需要处理一些论文和作业,以保证后段可以心无旁骛地备考。真正到期末月的时候,就要用心去梳理和复习了。
05.队友点评
和曲咨丞一起打过不少比赛,无论在辩论队还是模拟法庭,他都是最最靠谱的队友。之前一起参加金陵杯时,他另辟蹊径,从种类物之债的角度分析消法上的欺诈,甚至与我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时他对法律基础概念的掌握程度和思路的灵活性就让我非常惊叹。理律杯时,他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造性的破题思路为队伍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我回想起反方修改后用“回购的法定条件和意定条件未满足”替换履行不能的打法,都会忍不住觉得“太妙了”,堪称神来之笔。他对待比赛的认真态度也令我非常钦佩。理律杯出攻防时,因为被告要不断调整思路,他经常在教室一坐就是一天,写不完就不去吃饭,比赛间隙,他亦是在宿舍楼下的自习室熬了好几个通宵。理律杯决赛打完,我紧张到无法思考,我问曲咨丞感觉怎么样,他非常沉着地说“我觉得赢了”,我顿时放心下来——他真的有让人相信的魔力。
扎实与灵活,坚持和奉献共同组成了他的自信和强大。一想到我参加过的所有模拟法庭都有曲咨丞作队友,我就感到无比幸运!
——20级法学高昕然
曲哥绝对是赛队的核心人物,不管是能力还是态度都是一流的。好几次原告方讨论,他都主动提出参加,一方面可以参考我方观点充实自己一方的论证,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我们逻辑上陷入困境,不知道如何推进的时候,他往往能一语点破僵局。平常和他讨论,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也能感受到他有大量阅读文献和案例的投入。总而言之,他是可靠的队友,也是值得尊敬的朋辈榜样。
——20级法学徐梦钦
在长达三个月的备赛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多次队内讨论与模拟庭辩,曲咨丞同学每次都能让我眼前一亮,这也让我经常赞叹他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自如的法庭辩论能力,也正因此,我们常常叫他“曲哥”。在半决赛对阵福州大学原告方时,他临时转变了核心陈述思路,让对方措手不及,甚至让作为观众的我都替对手捏一把汗!在决赛的庭辩环节中,双方你来我往难分伯仲,而最后结辩环节,曲哥再度发力,当场总结争议焦点,五分钟持续输出,把整场比赛推向高潮,坐在观众席的我们也为之震撼,内心疯狂打call:曲哥牛逼!
——20级法学孙翰林
曲哥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厉害到哪怕只是赛时的相处,也能明显而清晰地感知到他在法学知识底蕴、思维逻辑以及表达效率上已经达到了“恐怖如斯”的地步。从选拔赛前初步框架的构建,到对答辩状内容反复的斟酌与修改,再到赛时根据对手的书状每天对于我方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乃至决赛前将主体框架的思路做了具有决胜意义的大变换,曲哥都是被告方绝对意义上的“挑大梁”者,我无时无刻不为有这样一位让所有人都安心的队友而感到极度的幸运。
而比赛之外,他又是无比生动的一个人,渊博的理论知识带来的沉静与广阔的生活视野带来的活泛很奇妙地圆融在了他的身上。理律杯的全程最佳或许对一些人来说无意间或成为了人生中最闪耀的时刻,但我很确信在曲咨丞之后的人生里还会有像这样的成百上千个时刻。
——20级法学应恩如
曲哥无疑是被告组乃至整个团队的中流砥柱。难以找到理论支撑的协议无效、极易落入空洞说辞的履行不能、繁复难解的金额计算……曲哥带领全组层层深入、逐个击破,既构建了顽固的己方防线,亦巧妙地化守为攻,以灵光乍现的独创性观点征服了在场对手和评委。无论是扎实丰富的专业基础、冷静稳健的辩论风格,还是创新细致的文书写作、掌控全场的大将风采,在他的身上,看到了队友间的安心信任,更看到了朋辈间的榜样力量。最后借用一句话:把理想和热爱都写进风里,自信坦荡,光芒万丈!
——20级法学史颖资
理律杯于我而言更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曲哥则是整个备赛期间对我指点和交流最多的一位学长。从案件焦点的讨论、框架的搭建到相关资料的搜集,曲哥都会耐心地讲解并让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和方向。
在那段努力扎根而不知道结果的日子里,我从曲哥的身上看到了无比闪耀的专注与坚定,毅力与热忱。曲哥在比赛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沉着的应变能力更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大将之风”。
其实很少跟曲哥郑重地道谢,但真的很感谢,谢谢你的每一次指导与帮助;谢谢你让我看到优秀的人有多么闪亮;谢谢你,也谢谢理律杯所有发光的学长姐们,让我也想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21级法学齐可
特别鸣谢 / 曲咨丞学长
前期 / 田田 周恺妍 钱愿如
编辑 / 田田 周恺妍 钱愿如
文编 / 钱愿如
美编 / 周恺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