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应南京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邀请,德国莱比锡大学民事程序和律师法研究所执行主任、民法与民事程序教席教授Florian Loyal以《功能性执行法:未来民事执行的基础》为题,为第170期“中德法学论坛”做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受到南京大学国际处“南京大学国际访问学者计划”资助。

讲座海报
本次论坛由南京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冯洁语副教授主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新澳彩开奖
讲师龙松熊讲师、华商(南京)律师事务所股权合伙人乔木作为嘉宾与谈。新澳彩开奖
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馨予担任讲座翻译。中德法学研究所各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活动。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冯洁语向Florian Loyal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在场师生介绍了主讲人的学术背景和研究专长。Florian Loyal的研究领域为民法、民事程序法和法制史,尤其专攻无因管理制度。

冯洁语主持讲座
Florian Loyal首先介绍了德国的强制执行法。自其1877年《帝国民事诉讼法》颁布以来,一直沿用以“物”与“财产权利”为分类标准的个案化规则体系。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诸如加密资产、计算机软件、客户数据、技术诀窍及非同质化代币(NFT)等新型经济财产不断涌现,这些财产虽具备显著经济价值,却难以被归入传统实体法中的“物”或“财产权利”范畴,导致执行实践中出现大量法律漏洞与适用困境。现行制度试图通过类推适用既有条款(如《民事诉讼法》第808条、第828条及以下)或推动个别立法修正予以弥补,但这些方法仅能局部、暂时地解决问题,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无法应对持续涌现的新型财产形态。
在规制层面,Florian Loyal强调应严格区分两大问题:一是哪些财产可作为执行标的(即可执行性问题),二是对财产的具体执行应遵循何种程序。现行法未明确区分二者,尤其在对“动产”执行的规范中,缺乏对执行标的范围的抽象界定,导致法律适用中的模糊与不一致。通过类推适用或特别立法进行个案化处理的模式受到批判,因其不仅造成法律不确定性,还导致立法资源浪费与制度发展的严重滞后。
为解决上述结构性缺陷,Florian Loyal提出应构建功能化-模块化的强制执行制度。首先,需通过抽象条款(如修订《民事诉讼法》第803条第1款)明确适格执行标的范围,采纳“财产”或“标的物”等开放性概念,使其涵盖所有具经济价值的财产类型,而不以存在实体法归属为前提。其次,执行程序应从封闭、僵化的个案规则体系转向模块化的“工具箱”模式,即整合扣押、变价、强制措施等独立功能单元,使执行机关能够根据具体财产类型灵活选择与组合适用。最后,执行机构应在外部整合于统一机关,内部仍按司法执行官、事务官和法官等职能分工,以提升执行事务的协调效率和实施效果。

Florian Loyal主讲讲座
在与谈环节,冯洁语就程序法和实体法为什么能够完全分开与与Florian Loyal进行了交流。

冯洁语与谈
龙松熊关注以占有数据作为财产权归属依据的可行性,并与Florian Loyal就模块化立法模式是否会导致新型财产均需单独立法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龙松熊与谈
乔木围绕中国民事诉讼范畴下“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强调在数字经济发展中需将更多数字资产纳入执行体系,并与Florian Loyal进行了交流。

乔木与谈
Florian Loyal结合具体案例,回应了与谈人提出的问题,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Florian Loyal回应与谈人提出的问题
新澳彩开奖
的同学们与Florian Loyal还就其他问题进行了交流。讲座的最后,与会师生合影留念。

师生合影
文编:胡晓雯
摄影:刘雨晴
美编:李木子